【第十八期】陈灏: 冷战香港的“第三势力” – 中国自由民主战斗同盟 1950-1955

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一年,鏖战多年的国共内战,终于接近尾声。大局既定之际,国民政府仓促准备迁台,中共军队席卷大陆着手建立新政权新国体。而一批对国共两党均不满,也为两方所不容的失意政客与中间派知识分子,在此风雨飘摇的时刻,南渡香港。这个政治群体,在前中华民国副总统李宗仁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支持和筹划下,以港英殖民地为活动基地,高举反共反蒋的意识形态大旗,并坚持民主自由的政治主张,自我标榜为“第三势力”。一时间,“第三势力”在香港喧腾不已,甚嚣尘上。他们在美国的金钱资助下先后成立多个名称大同小异的集会团体,力图以此为框架构建坚实的政党组织,从而能在未来替代中共与台湾国民政府,成就中国政治前途的第三种方案。“第三势力”同时还出版和发行不同版本的期刊与报章杂志,誓与国共两党在香港这个政治与国际关系上处于灰色地带的场域争夺舆论的影响力和控制权。在这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第三势力”团体中,最具有实力和代表性的,则是由1951年前由张发奎,张君劢和顾孟余为领导核心所成立的“中国自由民主战斗同盟”(简称“战盟”)。

本周的分享会,则以“战盟”为轴心跟大家一起梳理香港“第三势力”运动的经纬始末。除了阐述“战盟”的一些具体的政治活动以外,我也期待能和大家共同讨论在美苏全球冷战格局和国共台海对峙的格局之下,“第三势力”为何能够兴起,却又为何到50年代中期时急剧衰落甚至最终消亡。更重要者,“战盟”及其背后的“第三势力”运动这个独特的政治现象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它是东亚冷战本质的反映吗?它是香港在地缘政治上的特殊性的最佳体现吗?它是台海彼此斗争的工具吗?它是美国与台湾互相牵制的筹码吗?其实即使我本人对这个话题的理解也仍处在不断成长的阶段,不过我希望能通过这次分享会抛砖引玉,既和大家畅谈这段传奇又神秘的历史,也能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加深我对这个领域的探讨和研习。

【主讲人简介】

陈灏

原籍广东,在香港浸会大学修读国际关系本科后曾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攻读硕士学位,核心的研究兴趣由此落户在冷战东亚史。现今在剑桥大学历史系读博士一年级,师从战后中日关系史专家顾若鹏(BarakKushner)教授与英美外交史权威AndrewPreston教授,兴趣领域集中在冷战国际史背景下的台海关系,香港政局与亚非第三世界去殖民化团结运动。

【活动时间地点】

2017年6月24日 周六 14:00-16:00

Flat 24, 4th Floor, 26-28 Courtfield Gardens, Earls Court, SW5 0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