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广东台山海域,中英两国在合作寻找荷兰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艘中国南宋时期的古沉船,命名为“南海一号”。以此为契机,水下考古行业在中国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经过数次试掘,“南海一号”于2007年被整体打捞出水,迁至量身定做的阳江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并进行后续发掘、保护和展示。这既是水下考古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打捞工程的一个奇迹。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水下考古研究的范围从最初的江河湖海水面以下沉船、居址、墓葬和码头,延伸到陆地上和海洋贸易有关的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及文化交流产物等,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跨领域的综合学科。 本次沙龙以“南海一号”为例,让我们一起揭开水下考古的神秘面纱,探索水下的考古发掘过程、应用技术以及最新成果。 【主讲人简介】 赵哲昊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参加了南海一号室内发掘。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全球化影响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在红海做过水下考古,在撒马尔罕干过遗产保护,在大英博物馆做过志愿者讲解员。热爱文物事业,也希望社会更加了解文物考古行业,人人自觉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 【活动时间地点】 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下午2:00-4:00 Flat 24, 4th Floor, 26-28 Courtfield Gard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