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from November 2019

【第七十二期】郭艳瑜: 共性和个性 – 多语制下的实证语言学研究

一个人会说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常态。这就给语言学,这门考察人类语言生成和发展的学科,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 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和第三(或第N)语言时受到的影响和发展模式均有不同。实证语言学通过语言学实验来探究不同语言系统在人脑中如何交互影响,从而回答一些人们所关心的语言学问题。例如,作为汉语母语者的我们在说英语时怎么总是忘记加“-ed”和“-s”?语言学习是不是越多越好,越早越好?儿童同时学习两门语言会不会导致语言系统混乱? 本次沙龙将通过结合丰富有趣的前沿研究,来与大家讨论一些当代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 【主讲人介绍】 郭艳瑜 现为剑桥大学语言学博士后。 2006-2013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分别取得语言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在剑桥大学读博期间研究主攻方向由形式句法转为第二语言习得。现阶段博后课题主要研究以汉语普通话为目标语的二语、三语及继承语习得。主讲人是兼有对科研持恒热爱却不舍文学和艺术追求的自由灵魂。 【活动时间地点】 2019年12月7日 星期六 下午2:00-4:00 Flat 24, 4th Floor, 26-28 Courtfield[…]

【第七十一期】宦立旻: 新材料, 新科技和新考古学 – 如何从青铜器研究中洞见未来

我们考古人每次最先要澄清的就是“考古不是挖宝”,但考古学确实有这么一段专注于挖宝的“黑历史”。离开了挖宝,考古究竟还能干什么?在这个的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考古学家也忙不迭地搞出一个“新考古学”,那么新考古学究竟能否参与到社会对于当代乃至未来问题的讨论中来? 我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一个具体的问题,一个新考古学尝试帮助解释的问题,那就是探讨科学技术发展和物质材料变革背后的原因。对于科学技术这么个大课题,许多学科都有自己的切入点和研究体系,而考古学在这方面只能算是一个后辈。那么新考古学家们除了蹭流量之外到底能贡献一点怎样的学术价值?相信在今天的讨论之后大家就会有各自的答案。 作为考古学家历来的传统,我们一直强调“透物见人”,也就是通过对具体物品的解读来诠释人类过去的社会。在关注科学技术的时候,我们也会自然地更多仰赖我们的这个强项。材料本身也是物品的一部分,一种新的材料是如何被人们接受,从而融入他们已有的物质文化中,这正是我现在正在进行的博士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我也很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一点体会和思考。从新材料和新科技出发,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考古学除了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之外,能否也为我们了解未来打开一点思路。 【主讲人简介】 宦立旻,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从小为一枚不折不扣的“理工男”。在上海的金融圈混迹了几年之后,忽然对“人”这个题目产生了莫名的兴趣。有幸在数年前误打误撞成为了牛津考古系的硕士生,更是幸运地拜入了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大家杰西卡·罗森教授门下,至此便重回校园开始了简单而快(枯)乐(燥)的学术生活。如今正在牛津攻读考古博士,我的研究兴趣比较广泛,但都不离考古“透物见人”这个大原则。目前主要专注的是不同的物质文化和技术是如何在早期社会中迁移的。正在进行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从材料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早期青铜器和青铜技术的起源和演变。 【活动时间地点】 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下午2:00-4:00 Flat 24, 4th Floor, 26-28 Courtfield Gardens, Ear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