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期】贾玮: 亡灵不逝 – 南京大屠杀艺术化叙事的反思

对于历史事件的再现可能而言,历史叙述由于面对着来自未来的追问,因而必然承担着记录事实真相的道德重负。对比于这种必然性,文学性的叙述则洞开了另一种可能性,例如,借助人之为人所有的“共情”能力,为后来者走近乃至进入历史事件提供了可能性,尤其是在所谓“历史终结”的当下,这种可能性由于有着对历史,特别是历史重大事件进行集体性再记忆的伦理责任,而成为一种新的必然性。

对于南京大屠杀,中国文学艺术界长期有着自己的表达。自1982年,先后有十几部电影问世,代表作包括《栖霞寺1937》(2004)、《南京!南京!》(2009)、《金陵十三钗》(2011)等;国外文艺界,也有着积极的关注,近年来有了《南京梦魇》(Rapeof Nanking,2007)等;中外合作则有电影《张纯如——南京大屠杀》(香港/加拿大,2008)、《拉贝日记》(中德,2009)等。

首先,应该感谢这些影片使得“南京大屠杀”得以铭记在人类记忆之中;其次,需要深思的是,还需朝向什么方向?又需如何努力?

之所以罗列这些问题,就在于“南京大屠杀”叙述,曾经有着失去进入人类共同记忆的风险。从根本上而言,无论这些艺术化叙述,抑或针对其展开的反思,都是肇始于这种焦虑。相对于西方深刻且完备的大屠杀研究,本次诉说的最终指向就是尝试在体谅民族本位的基础上,阐发出南京大屠杀之于人类共同体的类记忆之必要组成部分的原因。

【主讲人介绍】

贾玮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沙龙主人推荐】

我催贾老师去做ppt,他反问我什么ppt,要ppt干什么。我低估了文学系教授的语言艺术造诣,失敬失敬。

沙龙这周六贾老师在剑桥访问的最后一个周末,感谢他终于肯答应“千里迢迢”来我的客厅开讲。

我求了人家一年多,所以你们一定要来捧场。

乐人

沙龙主人

【活动时间地点】

2018年03月10日 周六 14:00-17:00

Flat 24, 4th Floor, 26-28 Courtfield Gardens, Earls Court, SW5 0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