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宗教美术史博士学业的一部分, 2018年早春,我经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抵达了不丹。
这是一个备受非议与想象的国家。尤其是在近几年领土争议之后,中文世界里就鲜见对其相对客观和及时的报道:“一场谎言,一个骗局,荒蛮落后民风刁蛮” ,或是“最后的香格里拉”,“最幸福的地方”。
在不丹的六个月间,我和十位来自美国与欧洲的国际学生在首都廷布的一所大学里,与当地的同学共同学习和生活。期间除了不丹西南部的两座最重要的城市帕罗和廷布,我还走访了哈阿(Haa), 普纳卡(Punakha), 通萨(Trongsa), 旺杜波德朗 (Wangdue Phodrang), 布姆唐宗(Bumthang),三十余个寺庙。在不同场合见过不丹国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两次,一次有幸与其交谈。并在帕罗的国家博物馆,协助策展人Phuntsok Tashi堪布进行新博物馆的策展与重新开幕,并得以对其馆藏有相对详细的考察。
六个月间,尽管仍然感到生活的不适与学习的压力, 我从未对于这里奇美诡谲的山川,敦厚而奇特的民风, 独一无二的文化感到厌倦。然而在惊叹于这里历史的浓度的同时,我也目睹着这样一个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小型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冲击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之下,非常迟缓而费力的平衡着传统与当代, 宗教与世俗的关系。
世界在变,不丹也不能幸免 ,不免想到陈粒的一句歌词:“我拥有的都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 对于个人如此,对于一个民族,一个文化体又何尝不是如此。
作为一个孤独的,也是年轻的文化学者,写论文既是生活的常态,也是羞涩地表达内心的途径。因此我不吝惜把这些在不丹稚拙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出来,希望能够与大家共享目睹伟大艺术时的欣喜与甘美。
【主讲人简介】
子懿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宗教美术史博士候选人
【活动时间地点】
2018年8月19日 周日 14:00-16:00
Flat 24, 4th Floor, 26-28 Courtfield Gardens, Earls Court, SW5 0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