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in Archives

【第七十五期】病毒,人类无奈的伴侣

大家好, 希望打开这篇推文的每个人和身边的家人朋友都一切安好。 沙龙很久没有更新,原本安排在春节之后的沙龙不得不取消。那时的新冠肺炎,对于身在远方的我们来说还是一份遥远的焦心和牵挂,而眼下,我们似乎站在了地震的中心。下次在客厅和大家见面会是什么时候,甚至今年还会不会见面,都成了未知数。 一周前,英国的群体免疫措施引发了全球范围的激烈讨论,这份疑似“白卷”之后,英国的疫情防控逐渐进入了紧张的阶段。每天更新的受感染人数也让英国当地居民提高了对Covid-19的防备意识,而全程关注着中国抗疫过程的留英华人,此时恐慌情绪尤甚。我们正在面临着很多选择,小到今天该不该出门囤货,大到是否冒着各种风险回到中国,也许很多人的生活会因为这场历史性的病毒危机而改变。返乡群,留英互助群,机票取消群,留学生家长群,每天都在传递着各种情绪,飘散着各种信息,每一份消息的更新都牵动着大家的神经。 千高原·伦敦文化沙龙一直都在努力为大家提供一个思想交流的平台。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沙龙依然希望用“分享”来带给大家一些安慰。与往期沙龙不同,本期沙龙的主讲人讲座时间将缩短在30-40分钟,内容包括病毒的定义、分类与防治,从历史的瘟疫到这次新冠病毒的简介,留出更多的时间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分享疫情期间的经历和感受,希望能用理性和科学让大家对现状有一些冷静的思考。 本次沙龙选择通过喜马拉雅进行直播,前期许多朋友提供了各种线上沙龙的方法,我们都有一一尝试,由于一些硬件上的困难和对及时参与讨论的要求,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喜马拉雅。但还是要感谢大家的建议,特别感谢美国湾区文化沙龙的负责人田鹏,纽约文化沙龙的赵智沉,和伦敦文化沙龙的银燕龙。 另外,作为疫情相关知识的补充,欢迎大家收看以下两期关于新冠科普的沙龙讲座。非常感谢湾区文化沙龙的分享,希望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让更多海外华人得到帮助。 《新冠科普系列第一期:流行性疾病的疫苗防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IHUUT6OPUg 《新冠科普系列第二期 危机心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168BZoD3lM&t=3992s 【主讲人简介】 伍奕行 牛津大学分子生物专业博士,现于伦敦大学学院(UCL)从事生物医学基础研究(阿兹海默综合症相关的基因与机理)。 【活动时间与直播链接】 2020年3月20日[…]

【第七十四期】陈怡如: 钩织艺术与心灵修复

以编织为开始的自我剖析: 在Parsons做Fashion的第二年,我开始逐渐意识到灵感来源的重要性。用一句已经被说滥了的话:灵感无处不在。确实如此,每天都听得到身边的人叽叽喳喳以某艺术家某作品为灵感;或以某国家的某文化作为灵感;又或者以身边某一体验作为灵感。可实际上这些灵感是围绕着核心的:“我”本身。过于在意周围对我本人来讲并不是最适合的汲取灵感方式,因为我的自我意识总是追本溯源,不停的追问“我”为何要这样做。 与生俱来的剖析能力使得我自然而然的开始了自我分析,而与此同时身处异国他乡的长期独处,使我找到了最适合我这种懒人的消磨时间方式――钩织(Crochet)。 坐在椅子上拿起钩针看着一根线在手中飞舞,这时候我脑细胞神奇般的处于一个相对较平息的状态,于是我可以用大部分的精力来思考人生,或者更准确来讲,思考我自己。逐渐钩织成为了我的一个习惯。不仅是在家里,在捷运,在等位,在公园,当我意识到我时不时的拿起钩针开始如同例行一样的重复绕线动作的时候,它已经融入到我的生活当中。 说来有趣,我从钩织菜鸟逐渐进阶至今的过程也正好见证了我把自己抽丝剥茧的全貌。一面是在手中运作的construct,一面是脑海中一点一滴的deconstruct,此消彼长,齐头并进。当完成一件作品的时候,我对于自我在某一方面的认知也变得清晰。 这种手工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平和与成就感,在纽约这样的灯红酒绿中显得如此特别。这时候我意识到了一直以来我在完成的,其实是一种自我疗愈。 我是在用手中的钩针作为发声者,毛线作为载体,讲述关于我自己的故事。 鉴于篇幅有限,我在这次的沙龙活动中会借由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无法简短陈述的故事。虽说很长,很复杂,但很有趣。涉及到的话题主要有女权,两性,人性,世界构成等。与此同时也会教前来参加的你们简单的钩织技巧,完成一个钩织小挂件。 【主讲人简介】 女口三三(陈怡如,Yiru Chen),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MA Textile在读,是一个生活在现实世界的自我虚幻世界构建者。本科毕业于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

【第七十三期】李鑫: 机器学习科普

哇啦~2019年总算总算总算要过去了激动的给今年这最后一期沙龙推文配了音乐也算彩蛋的一个hint供大家胡乱猜想 本期沙龙的主讲人李鑫就是沙龙传说中的大师兄从2016年来参加第二期沙龙第三期沙龙带我们去禅修第十六期给大家讲解心经到今年的第七十三期沙龙他应该是除我之外陪伴沙龙时间最久的人了 沙龙在过去的三年里可以说是流水的大神,铁打的大师兄介绍了最多的主讲人转发了最多次的推文今年的最后这期沙龙留给他(反正出力的还是他咯)感谢大师兄和他的太太颖博姐一直以来对沙龙的支持 另外也要非常感谢久别重逢的彩蛋嘉宾和所有点开这篇文章读到这里的伙伴们不管大家能否见面,现在生活在何地都在这里预祝大家新年快乐,平安幸福 乐人沙龙主人 ⬇️正题的下划线⬇️ 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近几年在各种渠道被反复提及的概念。各种报道层出不穷:人工智能养猪、炒股、看病……云云。但因一定的技术门槛,对于很多人来说,又如雾中看花。本次沙龙,以科普的角度,尝试去解释为什么人工智能突然会在这几年热门起来,人工智能为什么能出色完成一些人类都觉得挑战的任务,哪类工作或者任务是人工智在未来有可能取代人类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区别与联系等一系列常被问起的问题。同时,也会解释机器学习背后的学科基础,以及如何入门、学习机器学习。 希望沙龙结束后,大家对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有一个更客观、完整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不再轻易被忽悠!作为机器学习曾经的门外汉,如果我能把自己讲懂了,大家一定也能听懂。基于这一点,分享这个话题,稍微有那么点底气。 【主讲人介绍】 李鑫,Data Scientist,英国注册会计师。现就职于Sky旗下初创公司Now TV的Data Intelligence部门,伦敦城市大学数据科学硕士在读。曾就职于普华永道,从事银行与资本市场财务及信息系统审计。入职Sky后,伴随着学习,从财务决策分析斜杠到机器学习运用及研究,痛并快乐着。 【活动时间地点】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下午2:00-4:00 Flat[…]

【第七十二期】郭艳瑜: 共性和个性 – 多语制下的实证语言学研究

一个人会说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常态。这就给语言学,这门考察人类语言生成和发展的学科,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 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和第三(或第N)语言时受到的影响和发展模式均有不同。实证语言学通过语言学实验来探究不同语言系统在人脑中如何交互影响,从而回答一些人们所关心的语言学问题。例如,作为汉语母语者的我们在说英语时怎么总是忘记加“-ed”和“-s”?语言学习是不是越多越好,越早越好?儿童同时学习两门语言会不会导致语言系统混乱? 本次沙龙将通过结合丰富有趣的前沿研究,来与大家讨论一些当代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 【主讲人介绍】 郭艳瑜 现为剑桥大学语言学博士后。 2006-2013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分别取得语言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在剑桥大学读博期间研究主攻方向由形式句法转为第二语言习得。现阶段博后课题主要研究以汉语普通话为目标语的二语、三语及继承语习得。主讲人是兼有对科研持恒热爱却不舍文学和艺术追求的自由灵魂。 【活动时间地点】 2019年12月7日 星期六 下午2:00-4:00 Flat 24, 4th Floor, 26-28 Courtfield[…]

【第七十一期】宦立旻: 新材料, 新科技和新考古学 – 如何从青铜器研究中洞见未来

我们考古人每次最先要澄清的就是“考古不是挖宝”,但考古学确实有这么一段专注于挖宝的“黑历史”。离开了挖宝,考古究竟还能干什么?在这个的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考古学家也忙不迭地搞出一个“新考古学”,那么新考古学究竟能否参与到社会对于当代乃至未来问题的讨论中来? 我今天就和大家来聊一聊一个具体的问题,一个新考古学尝试帮助解释的问题,那就是探讨科学技术发展和物质材料变革背后的原因。对于科学技术这么个大课题,许多学科都有自己的切入点和研究体系,而考古学在这方面只能算是一个后辈。那么新考古学家们除了蹭流量之外到底能贡献一点怎样的学术价值?相信在今天的讨论之后大家就会有各自的答案。 作为考古学家历来的传统,我们一直强调“透物见人”,也就是通过对具体物品的解读来诠释人类过去的社会。在关注科学技术的时候,我们也会自然地更多仰赖我们的这个强项。材料本身也是物品的一部分,一种新的材料是如何被人们接受,从而融入他们已有的物质文化中,这正是我现在正在进行的博士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我也很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的一点体会和思考。从新材料和新科技出发,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考古学除了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之外,能否也为我们了解未来打开一点思路。 【主讲人简介】 宦立旻,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从小为一枚不折不扣的“理工男”。在上海的金融圈混迹了几年之后,忽然对“人”这个题目产生了莫名的兴趣。有幸在数年前误打误撞成为了牛津考古系的硕士生,更是幸运地拜入了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大家杰西卡·罗森教授门下,至此便重回校园开始了简单而快(枯)乐(燥)的学术生活。如今正在牛津攻读考古博士,我的研究兴趣比较广泛,但都不离考古“透物见人”这个大原则。目前主要专注的是不同的物质文化和技术是如何在早期社会中迁移的。正在进行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从材料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早期青铜器和青铜技术的起源和演变。 【活动时间地点】 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下午2:00-4:00 Flat 24, 4th Floor, 26-28 Courtfield Gardens, Earls[…]

【第七十期】Tom Li: 花艺工坊 – 以花草为媒介的艺术生活

“Do whatever you please. Follow your own star: be original if you want to be and don’t[…]

【第六十九期】崔午权: 极地探险 – 世界尽头的平常心

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人类最晚涉足的一片大陆。这片大陆由厚厚的冰雪覆盖,拥有极富挑战的极端环境,也是举世无双的诱人之地。在这世界的尽头,大自然的冰雪奇寒和生机盎然交相辉映,一种属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让每一位到访者叹为观止。 人类在南极的探险历史只有两百多年,那些激动人心的南极探险英雄时代的故事离我们还不算久远。如今,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行者前往南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平常人可以从容跨越山和大海,实现踏上这世界尽头第七大洲的梦想。 主讲人将于年底开启他第三年的南极航程,本次沙龙将与大家分享他成为职业极地自然向导的经历和在世界尽头的那些相遇。 【主讲人简介】 崔午权是帝国理工学院工程系的一名博士,他的课题是研究野外火灾的蔓延机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在科研的间隙,他是自然史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通过讲故事让游客认识保护生态圈稳定和平衡的重要性。他还曾在新加坡、比利时、瑞典、捷克和美国工作和学习,旅行的足迹遍及五十个国家。三年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接触到极地探险邮轮的行业,目前每年都会以专业极地探险队员和自然向导的身份前往地球的南北极工作。他对探索极地并分享极地的奇迹抱有无法抑制的热情,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加入南极大使的行列。 【活动时间地点】 2019年9月14日 星期六 下午2:00-4:00 Flat 24, 4th Floor, 26-28 Courtfield Gardens, Earls[…]

【第六十八期】伊嘉佳: 浅谈在英华人社区家庭暴力研究的困难

“家庭暴力的起因到底是什么?” “What is the problem?” “家暴男和受害者都有什么特点吗?” “How did that happen?” “为什么受害者会离不开家暴男?” “Why can’ t she leave him?” 以上三个问题,可能是生活中常见的讨论家暴案的方式。总结来说,就是起因、特点和选择。 根据国际健康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每三位女性中,就有一位会在一生中经历亲密伴侣暴力或者来自非伴侣的性暴力:[…]

【第六十七期】朱​晏禛: V&A博物館LGBTQ+導覽 – 酷兒化詮釋的實踐和內容設計

V&A博物館的LGBTQ+導覽活動開辦至今已經4年,是英國國內第一間將LGBTQ+導覽列為固定活動的公家博物館。一般在每月最後一個週六舉辦,不過由於參加人數眾多,目前正在考慮增加次數成兩週一次,並嵌入館內當月重要節目如「黑人歷史月」(Black History Month)、「難民週」(Refugee Week)等,加強特定觀眾群對於博物館的參與感和認同度。LGBTQ+導覽從內容設計到實際執行皆由志工主導,不僅賦予高度自主性也有助提升詮釋豐富度。本月份為英國「驕傲月」(Pride Month),除了月初加開一場活動之外,月底的導覽也第五度註冊為「驕傲遊行」(Pride Parade)節目的一部分,於本週六(29日)吸引百餘位觀眾前來參加。 導覽在博物館詮釋中的定位 博物館詮釋提供了取得展品資訊的多元管道,目的在於使不同性質的觀眾都能獲得他們適合及需要的訊息,這可能包含展版文字、數位介面、導覽手冊、真人解說和專門出版品等。以日本藝廊的重點展品之一「馬薩林匣子」(Mazarin Chest)為例。初訪者可透過以下幾種方式更深入了解展品:一、閱讀館方設計的「20件必看展品手冊」,了解漆器匣子的材料、工藝技術以及重要藏家。二、閱讀展間說明文字,並從展櫃旁設置的數位互動裝置上觀察紋飾的細節。三、參加由專人負責的展品解說,內容主要關於它的價值性、歷史意義及人物故事。四、走一趟博物館書店翻查特別針對日本藝廊出版的書籍「日本藝術和設計」(Japanese Art and Design)。 以上幾種資訊來源在內容和觀點上側重不同層面。專書主要由策展人從學術角度說明博物館為何收藏這項展品,以及它具有怎樣的研究價值,因而值得從眾多館藏中挑選出來做展示。展間說明文字和數位介面則受到博物館整體詮釋規劃的影響,需與展間子主題緊密相扣,力求提供關聯性高且不輕易過時的資訊。最後,手冊和專人導覽則傾向從較為綜觀的角度,跨越展場空間限制,以不同主題劃分出特定觀眾可能感興趣的觀看路徑。 以此為前提,專人導覽與其他幾種博物館詮釋最大的差異點在於主題及移動空間上的高度靈活性。V&A博物館目前定期舉行的導覽便有10種以上且數量仍在增加中。提供的觀點除了傳統的每日定時導覽、建築特色介紹之外,依照時下熱門社會議題及藝術史中重要研究角度,也發展出「女性之聲」(Female Voices)、「非洲遺產」(African Heritage)、「LGBTQ+」等導覽,力倡多元性和包容性,藉此保持博物館和觀眾的關聯程度。 酷兒化詮釋的兩種切入角度[…]

【第六十六期】赵哲昊: 从“南海一号”潜探水下考古发展

1987年,广东台山海域,中英两国在合作寻找荷兰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艘中国南宋时期的古沉船,命名为“南海一号”。以此为契机,水下考古行业在中国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经过数次试掘,“南海一号”于2007年被整体打捞出水,迁至量身定做的阳江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并进行后续发掘、保护和展示。这既是水下考古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打捞工程的一个奇迹。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水下考古研究的范围从最初的江河湖海水面以下沉船、居址、墓葬和码头,延伸到陆地上和海洋贸易有关的基础设施、生产设施及文化交流产物等,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跨领域的综合学科。 本次沙龙以“南海一号”为例,让我们一起揭开水下考古的神秘面纱,探索水下的考古发掘过程、应用技术以及最新成果。 【主讲人简介】 赵哲昊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参加了南海一号室内发掘。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全球化影响下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在红海做过水下考古,在撒马尔罕干过遗产保护,在大英博物馆做过志愿者讲解员。热爱文物事业,也希望社会更加了解文物考古行业,人人自觉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 【活动时间地点】 2019年6月22日 星期六 下午2:00-4:00 Flat 24, 4th Floor, 26-28 Courtfield Gard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