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博物馆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自成一套体系,但关于这套体系的解读却长期处于西方主导的模式下。这次讲座希望能够从日本自身的历史和国情出发,重新解读日本博物馆系统形成的原因和结果。这个系统本身是矛盾的,它有着回顾历史的方面,也有着展望未来的目的,这两者最终指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同时也给全球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未来的参考。 日本博物馆的起源到矛盾体系稳固经历了大约400年。从16世纪开始,日本第一次遇见欧洲人,西方文化的进入让日本感受到了威胁并发起了长达200年的闭关锁国。虽然封闭,但长崎作为唯一的开放口岸让日本有选择性的吸收和排斥了西方知识。长崎在这个时期反映出了日本文化固有的中空结构。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中空构造日本的深层》一书里提出了“中空”的概念,这个中空的区域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允许不确定的知识短暂的停留,等待着被选择性的吸收或者排斥的时候,当知识被筛选完成,它也就离开了“中空”。这个中空结构造就了日本文化的矛盾螺旋:科技高度发达的同时又无比的传统。在锁国时期,长崎就相当于“空”,它允许西方文化在此停留并被审查。此时的日本对于知识的审查还是有自主权的,直到“黑船来航”事件发生,美国直接威胁了日本领土安全。为了谋求生存,日本重开国门,幕府倒台,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实行全盘西化,博物馆和博览会系统被引入国内,但这个系统并不完全和西方一致。明治初期,政府认为“博物馆=博览会”,这一理解仍旧处于知识停留在中空区域未被筛选的阶段。随着日本与西方交流的深入,西方意义上的具有收藏和教育意义的博物馆模式逐渐在日本形成,中空的“博物馆=博览会”的概念也开始离开模糊的中间地带,慢慢分化成了“博物馆”与“博览会”的形式上的对立。这一对立的形成与政府提出的“考古利今”的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考古”指的是博物馆,它的目的在于保护文物和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利今”是博览会,旨在促进工农商和国际交流,为的是促进本国经济。在展览模式上,“考古”的博物馆是长期的,有着自己完善的收藏品系统,而“利今”的博览会是临时的,它的展品都是当代的并且可以被购买的。前者的形式已经与西方博物馆系统达成了一致,而后者却形成了日本独有的展示体系,尤其是日本美术馆的产生,其唯一的例子是1926年建成的东京府美术馆。在东京府美术馆(现在是位于上野公园的东京都美术馆)建成之前,日本艺术家能够使用的展厅就是每一届博览会留下来的临时展馆,但这些展馆被连续的拆除和重建,使得艺术家们对拥有一个稳定的展览空间产生了巨大的渴望。在东京府美术馆建成之后,由于资金的缺乏和艺术家们从博览会养成的临时展览的习惯,让东京府美术馆最终成为了一个没有藏品的美术馆。至此日本博物馆系统的矛盾螺旋便完整的形成了,它有着收藏文物的博物馆也有了只为临时展览而生的美术馆。 到了1950年代,日本博物馆法颁布并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西方主导的语境下,没有藏品的美术馆被放在了一个尴尬的位置上,因为它不符合博物馆法给出的收藏、保护和展示的规定,学者们批判它的存在给日本新兴博物馆树立了一个负面案例甚至并不能被认为是一个美术馆,比如于1951年开幕的神奈川县立近代美术馆,它没有藏品,并且由策展团队主导来决定展览计划。又比如2007年建成的国立新美术馆,它在没有藏品的同时,成为了东京都美术馆的分支,继续行使着服务日本画坛的职能。但这类没有藏品的美术馆是有藏品的,只不过它并不是在收藏一件一件的物品,而是一个又一个见证日本艺术发展的展览。 日本博物馆系统的矛盾对立给全球博物馆研究和展览研究都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参考,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逐渐向没有藏品(或收藏展览)的博物馆的方向的转移也逐渐开始成为可能。 【主讲人介绍】 陈旸 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在读博士,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展览学硕士及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策展与收藏硕士,本科毕业于厦门集美大学美术学院。 长期出没于各种展览和博物馆,不定期出访日本,哲学爱好者,自由摄影师。 【活动时间地点】 2019年6月16日 星期日 下午2:00-4:00 Flat 24, 4th Floor,[…]
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在我对电影多年的喜爱和研究中,几乎是唯一令我顶礼膜拜的大师。甚至有人说,电影史分为“库布里克之前”和“库布里克之后”。 纵观浩浩一百年的电影史,在中文互联网语境中被“封神”的电影作者有三位:“卡神”詹姆斯·卡梅隆,“诺神”克里斯托弗·诺兰和“库神”斯坦利·库布里克。而如果你对电影理论研究和评论写作稍有涉猎,会发现前两者的作者性完全在可以被归纳总结、结构解构的范畴之内,其文本的复杂性有限且有迹可循。况且前两者又是较为圆润通融的商业片创作者,注重与观众建立对话,目前仍处在创造力的巅峰时期。而库布里克在1999年3月7日去世之后,伴随着这位电影大师的谢幕,他的作品价值也逐渐被盖棺定论。有趣的是,“卡神”和“诺神”也分别在媒体报道中致敬了库布里克,肯定其对自己影像创作的影响。 库布里克一生只拍过13部剧情长片,几乎每一部都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和舆论的轩然大波,《洛丽塔》(1962)被天主教会禁映;《发条橙》(1971)上映之后有青少年模仿片中行为造成恶劣的凶杀事件;《2001:太空漫游》(1968)从试映时的两百人抗议到最终影响了后世大多数科幻作品,这部作品为库布里克赢得了一生中唯一一座奥斯卡奖——最佳视觉特效奖,而他本人并未出席颁奖典礼。 然而,这13部作品每一部都如同电影艺术桂冠上的明珠,是思想深度和视觉探索的某种谨慎又大胆的结合。这13部作品序列探索了科幻片、恐怖片、爱情片、战争片、宫廷年代剧、黑色电影等等丰富的电影类型,库布里克为他所触及过的类型增添了自己的一笔,也为20世纪的电影史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本人以摄影师出身,精通电影摄影、配乐、布光、视觉特效等技术层面,是名副其实的电影全才。 《大开眼戒》(1999)首映后的一周,库布里克在睡梦中辞世,享年70岁。这位传奇性的电影导演,始终对自己的私生活保持低调。我在2008年左右接触到《大开眼戒》和库布里克,可以说他让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讽刺又悲凉的底色。2014年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我在大银幕上第一次观看《2001:太空漫游》和《巴里·林登》(1975),诚然那也是一次“大开眼界”的视觉体验,我觉得自己第一次观察到了这位大师对人类终极命题的追问和思考。而直到两周前,我才在BFI的回顾展上,第一次正襟危坐地观赏《发条橙》和《闪灵》(1980)。 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电影作者,香港及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毗邻的书店,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今年正值库布里克逝世20周年,伦敦也举办了相应的纪念活动,英国电影协会BFI的库布里克回顾展,展映了包括他未完成的项目作品《人工智能》(2001),以及受其影响的后世作品。The Design Museum举办了配套展览(从4月 26日开始),收录了包括《闪灵》、《大开眼戒》、《全金属外壳》(1987)等等一系列作品中的道具、手稿、幕后片段等。 库布里克影片的多义性和文本的丰富性为解读提供了空间,其指向不明确的符号和象征几乎可以达到“神秘”的境地。我几乎是反复观看他的作品,试图找到蛛丝马迹,完成我的自圆其说。这一次,我将着重引用《2001:太空漫游》、《闪灵》和《大开眼戒》三部影片文本,希望与已经了解影片内容的你,共同交流。 【主讲人介绍】 李思雪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电影策展学硕士,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自由撰稿人,电影记者,北京电影学院客座讲师。 杂食性影迷,电子游戏玩家,流行文化爱好者。 【活动时间地点】[…]
从这期开始,沙龙会慢慢的有所变化,原因有很多,之后会再跟大家解释。沙龙不会突然一下就变成另一个样子,这大家放心,毕竟我也不是个大刀阔斧的人。沙龙不可能永远只局限在我的客厅里,也不应该只属于我一个人。所幸身边有些愿意和我一起带着沙龙走下去的朋友,分担了许多我的工作量,感谢之余也会在之后向大家介绍我的智囊团。 在沙龙改版后的第一期,我们选择了一个沙龙从未触及过的话题:环保。并决定从塑料开始谈起。在沙龙的讲座结束后,将有一个以物易物的活动,希望所有报名参加的朋友从自己闲置和物品中选择一件有故事的小物件带来跟大家分享交换。沙龙后续也会筹划一场单独的旧物交易活动,欢迎大家留言来贡献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沙龙开始收费这件事情我犹豫了很久,感谢主讲人子露的支持,还有各种给我提醒的朋友,沙龙要搬出客厅的话,确实需要慢慢开始筹钱了。(顺便也大声吐槽一下Eventbrite高昂的手续费。) 下周六见~ 沙龙主人乐人 高中学习压力陡增又长身体,每天早晨两节课后大家就陆续进入饥饿状态,课间没带食物的同学便四处走动觅食。有一回有位同学来要酸奶,我掏出100 mL塑料袋包装的乳酸菌饮料,不料嫌弃的看着那种平价包装问我有没有塑料盒装的,得知没有后拒绝接受扬长而去;后来这人又管我借过一次餐厅纸,我从裤兜里掏出一叠纸,家用装,是小学以来沿用的习惯,又被拒了。后来再有人来借纸,我都说没有,竟然被数落过:你是女孩子吗,一个女孩子出门连餐厅纸都不带。这当然不是单向的:高三时我管一个有鼻炎的男生借纸巾,断定自己能一次成功,不料他老派地掏出自己的手帕表示无能为力,现在这位同学在我家乡的环保部门工作。 不管是出于记仇还是别的原因,这几件小事成为了我对塑料的一个记忆点,关于包装、塑料、洁净,和青少年时期对体面生活的一些理解和曲解。十几年后的今天,塑料比以前更流行,也作为形容词流行起来,密集到厨房垃圾袋里的层层嵌套、广到山河湖海中无处不在、细微到穿肠过肚,它终于让我们感到了不体面,这种不体面让它成了又热又边缘的话题。 纸质包装真的比塑料包装环保吗?单方面的回收、消费者的努力节制能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吗?作为生产聚碳酸酯塑料和环氧树脂的重要原料,近年来双酚A因其对干扰内的分泌不断被禁(婴儿奶瓶生产等),“不含双酚A”的塑料产品应运而生,这些产品靠谱吗?制造商替代使用的双酚S就安全了吗?出于爱护动物拒绝购买真皮/毛衣物,但消费更难降解的仿皮草/人造革/人造纤维就能如愿满足住保护环境的初衷吗?洗一桶腈纶衣物可能会向水环境排放七十万根微米级别的纤维,研究人员甚至开始向大众推荐洗衣机的温度、转速的设置?在纪录片、展览、推文里看过满腹塑料的动物尸体还让你印象深刻,但你知道神奇的南极小磷虾可以把微塑料消化成纳米塑料吗?…… 在人类无法戒断塑料、也未发现更好代替物的现在,期待在千高原最塑料的一期讲座中,退而求其次地回顾一下150年间的塑料发展史,看看人们在自己创造之中的获利和步入的陷阱。和大家一起聊聊这件生活中表面积最大的琐事、其中的矛盾和悖论,以及最近为了摆脱塑料(问题)的种种努力创新,虽然在保存、维护塑料艺术品方面,人们也同样面对着很多挑战呢。 【主讲人介绍】 刘子露UCL有机化学博士在读,最近喜欢看鸟和昆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主修物理化学,研究环境光催化。 【活动时间地点】 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 下午2:00-4:00 Flat[…]
友情提示:这一期定在周三下午,地点也不在客厅了,请仔细阅读到最后。 每年都会有那么一次任性的临时沙龙通知,这里是2019的第一份。 引用叶匡政先生的一段话来介绍本期的主讲人。 “陶艺天授。这四字,说的不只是陶瓷的源起,在我看来,凡能巧夺造化的陶艺,都暗含了天授、天成的意味。观赏艺术家白明的陶艺作品,我脑中蹦出的,就是这四个字。 有人评价白明先生,是中国当代陶艺的集大成者,并不为过。他20多岁开始自己的发现之旅,创造力丰沛的他,不断探索各种现代艺术形态,游走在陶艺、水墨、抽象油画、装置之间,艺术修养厚重、全面。他创作的大量陶艺作品,正在成长为东方语境中的当代经典,他气韵生动、禅意盎然的水墨,让我们可以换一种眼光,来重新审视东方文化的意蕴。白明还是艺术家中的文人和思想者,研究讲学,著书立说,组织、参与各种国际交流活动,似乎永不言倦。在世界各地的19次个展,13部艺术作品集,11部理论著述,从这几个数字,就能看出他工作的激情。 白明先生曾在法国多次举办个展,屡获国际艺术界的赞誉。不过今年7月10日,由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主办的陶瓷与水墨个展,尤其值得关注。巴黎的博物馆,一直是艺术朝圣者心中的殿堂。这家博物馆也叫塞努齐博物馆,是全球顶级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之一,主持者艺术眼光挑剔、苛刻。在这家博物馆举办过个展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家,可谓凤毛麟角。目前可查证的,只有张大千1961年、林风眠1979年、吴冠中1993年在此举办过个展。所以业内多把白明的此次展览,视为中国当代陶艺步入世界艺术殿堂的重要标志。”——叶匡政 《陶艺天授的礼乐风景》 首先要恭喜白老师的作品近期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新书《白——中国瓷的新语言》在英国出版发售。千高原非常荣幸可以请到白明老师在皇家艺术学院举办这场个人讲座,欢迎白明老师跟大家一起分享多年的创作与思考过程。欢迎大家! (通知时间有限,但好在场地没有了限制,大家可以放心带朋友们来参加~) 【主讲人介绍】 白明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执行副馆长中国国家画院陶瓷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IAC 会员 【活动时间地点】2019年3月13日 星期三 下午3:30-5:00Senior Common[…]
既然我们身处英国,那么故事就从500年前英国人最爱谈论的黄金年代——都铎王朝讲起吧。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从西班牙嫁过来的Catherine of Aragon是刺绣好手,有不少说法说是她把黑绣带入了英国,不过其实早在她之前黑绣已经在英国有迹可循,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里就有提及。但确实Catherine带动了这种特别的刺绣在整个宫廷的风靡,我们从亨利八世的御用画家Holbein的一幅接一幅的贵族肖像中就能见到许许多多黑绣的踪迹。刺绣其实也是伊丽莎白一世的隐藏技能,所以在她的年代黑绣发展出了更多的风格形态。 在亨利八世与Catherine离婚之前,黑绣是被叫做“西班牙黑绣”的,而当时的西班牙南部刚结束了长达近八百年的伊斯兰(摩尔人)统治,所以黑绣与伊斯兰文明息息相关,我们一路往南从西班牙到摩洛哥就会发现,现在的菲斯老城到处都还能见到类似黑绣的“菲斯刺绣”。若我们再在北非的土地上往东走一些到达埃及,中世纪的遗迹中竟然就有黑绣的身影,现藏于牛津Ashmolean的三千多件埃及马穆鲁克时期(12-1500左右)的刺绣中很大部分用的就是同一种针法与表达。而在曾经连接欧洲与东亚的丝路中途、比如巴勒斯坦,我们也能在他们的传统刺绣中找到类似的工艺。 继续往东,到达丝路的起点中国,存留在云贵少数民族中的挑花有些与黑绣如此相像,这只是同属数纱绣的巧合还是有我们不知道的交融与传播?挑花中常用的十字针法、也就是后来有点被玩坏了的“十字绣”,其实在花溪姑娘的手中能够美不胜收呢。而十字绣的来历,国际上不少织染绣的学者认为是唐朝的时候从中国经由印度到埃及再传入欧洲的,这种说法其实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确实“戳纱绣”或者“纳纱绣”是我国非常有历史却不被大众所知的工艺。最后,我们来探讨下这种古老刺绣工艺在当今的生命力,看一看它在当代工艺、设计与艺术中的可能性。 此次分享,希望借由一种特别的刺绣工艺,和大家一起横跨大半个地球,也从穿梭时代,一点一点追寻文明悄悄留下的足迹。 【主讲人简介】 吴迪(社交媒体上叫didi wu),本科毕业于香港大学新闻系,也持有英国雷丁大学地产测量学硕士学位,在香港商界工作多年、但这些都感觉是前世了:)2014年赴京都,用一学期时间学习了絣织、终于确定了自己喜爱编织、并决定以此为今后的道路,2015年到达伦敦于Chelsea College of Arts学习了一年textile design后转到Prince’s Foundation School[…]
每次当我介绍自己在Fashion archive工作,听者有些表示完全不懂:原来还有这样的工作?或者会表示非常感兴趣:原来还有这样的工作! Archive就像一个记忆宫殿,里面蕴藏着层层叠叠的记忆。这些记忆被整理和收藏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也许是许多人不会注意到的。就像你在V&A看到每一件精美服装的展示,其背后无法展出的、却被收藏的同类款式往往是展出的3-5倍。这些藏品们虽然无法在展览中与公众相见,但是他们很可能正在、或者在未来,帮助某个学者某个设计师,让他们完成自己的研究。而我时常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在为未来保存知识的火种,把过去和未来相连接。 为了普及一下这个对各类研究和学习都非常有奠基意义的工作,我想以一个从业者的角度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不同archive中的经验,希望对大家的研究能有所启发。 【主讲人简介】 师陌 毕业于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曾在Vivian Westwood担任品牌档案管理工作。 【活动时间地点】 2019年3月2日 星期六 下午2:00-4:00 Flat 24,[…]
有很多时候,一个字你写了很多遍以后会突然发现,这字我似乎根本不认识?! 比如Gender这个词。我本来以为我知道它的意思:性别。 然后呢,从历史系毕业后,我去念了一个Gender Studies(性别研究)的学位。当我试图告诉我父母我到底在学什么时,我发现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中文词汇来形容gender,“性别”也好,“社会性别”也好,似乎都不能很好的表达出Gender这个概念的复杂和多样,并有简化这个词背后的诸多争议的危险。而这个概念又被如此广泛的应用着,从填各种表格时的选项,到社科人文学术界把它当作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 “Gender”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概念的历史是怎样的呢?Gender History又是在探讨些什么样的问题?女性史(Women’s History)和Gender History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Gender,作为一个源于英美语境、与英美二十世纪的女权主义运动有紧密联系的概念,在用于分析一个非西方语境时,又会带来那些挑战? 这次讲座想和大家探讨这些问题。感谢乐人的邀请,作为一个常年卡在学生心态里的人,越读书越感叹自己的浅薄,虽然拿过相关的学位,丝毫不认为自己在Gender这个问题上有任何权威。(但是呢,2019年的新年愿望是学会“不行硬上”……) Gender这个概念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但我自己本身仍然有许多困惑和不解,也希望借此机会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如有谬误,提前致歉并请多多指教!(真挚鞠躬) 【主讲人简介】 耿瑜舒 (请叫我苏三!) 剑桥历史系博士生在读。 杜伦大学历史系本科和硕士,剑桥性别研究硕士。 (一定要加上Durham因为我对它爱的深沉且顺便寻找校友),主要关注晚清民国时期的女性史研究。博士生活的日常就是感叹书是看不完的(而我是蠢的)。 【沙龙主人推荐】[…]
– “你是做什么的?” – “嗯,我做设计。” – “哦?什么设计?” – “服务设计” – “……哦,什么设计?” 也许你没听说过“服务设计”,但我们生活里的某一部分其实都在有意无意的实践着这个学科,比如飞机航站楼安检,比如酒店前台的入住出发,比如NHS的门诊注册,更不用说大家都在用的Uber,Airbnb,国内的盒马鲜生,美团外卖等等,你也许也听说过和它相关的一些“行业流行语“,比如创新思维,以用户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设计思维,痛点/洞察,等等。 从n年前机缘巧合决定要来伦敦读服务设计的时候开始,这是一个大家都会问一句“这是啥“的陌生学科。从起初要和家人朋友说明,要去读的是一个怎么样的项目;到后来每次认识新的朋友,工作遇到新的客户,开场白的介绍和寒暄中,一定会不停被问到,服务设计到底是什么。而每一次这样的沟通对我都像是一种练习,因为沟通对象的知识背景不同,不断尝试用不同的语言,用对方更加熟悉的方式去说明和解释,都让我觉得乐此不疲。而我自己也慢慢在探索自己对服务设计的理解,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科,一个行业,一种设计方法,甚至只是一种思维方式。 而对于我个人,服务设计也带来了很多难忘的经历。它先是迫使我非常不情愿的来到这个“因为食物太难吃,并且没有太阳”的英国,先后溜进了东伦敦的少管所,皇家法庭;采访清晨五点加油站口音极重的卡车司机;窥见无数陌生人的后花园私生活;跟踪寻访接头的瘾君子流浪汉;也忍住眼泪和癌症病人分享治疗过程的点滴。 偶尔会和樂人闲聊其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没想过也有机会来做一次分享,现在依然觉得受宠若惊。希望通过对学科/方法的介绍和一些项目故事的分享,给大家一个愉快的下午时光。 【主讲人简介】 Xiaoxue 浙江大学,工业设计本科;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服务设计研究生; 现居伦敦,FJORD/Accenture 服务设计咨询师。 【沙龙主人推荐】 大家新年快乐。[…]
纵观历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非常富有,唐宋时期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贸易城镇,经济水平远在欧洲之上。但在过去的两百年里,西欧的gdp 增长了22倍。过去的五十年里,即使中国的人均生产总值GDP 从155 美元增长到了8800美元, 但与西方比较还是差距悬殊,美国的人均gdp超过了三万美金,英国超过了两万美金。为什么现在世界上有的国家平穷,有的国家富裕? 这个巨大的差异是从怎么形成的? 李约瑟和澎木兰等一大批学者致力于研究为什么只有西欧发展在过去的三百年里一跃而起,经济增长超过了所有的其他国家,即使西欧在1700前长期以来都处于弱势的地位。目前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大原因:科技,农业,文化,需求,人口家庭,社会环境规则与政府机构,殖民,法律,以及战争。这次讲座将依次阐述这些观点的证据与缺点,与大家探讨长期经济增长的前提。 【主讲人简介】 Nora 仇乙彤 曾受教于美国蔓荷莲文理学院(MHC),科目涉及经济、历史、德语、音乐、数学,现为伦敦政经 (LSE) 经济历史博士生。 【活动时间地点】 2018年11月23日 周五 19:00—21:00 Flat[…]
作为全球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自1753年成立以来,便热衷于收藏各国文物。目前有超过23000件来自中国的藏品。自18世纪始,这些文物通过捐赠、购买、盗取、抢夺等方式源源不断进入大英博物馆:这其中既有现存最早的国画《女史箴图》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也有来自宋代五大名窑的精美瓷器和元代青花云龙象耳对瓶。透过这两万多件文物,我们可以从天青汝窑里看到古代匠人的巧夺天工,从敦煌文书里看到丝绸之路的漫长古道,从永乐大典里看到大明王朝的昔日荣光,从乾隆瓷器里看到天朝盛世和万国来朝,从《女史箴图》里看到首都沦陷和生灵涂炭……今天,在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从新石器时期的“夫礼之初,如诸饮食”,到新中国的“Tradition is like a river, it always flows towards new ground”,历史所迈出的每个脚步都在历朝精品文物上留下了深厚烙印。 在大英博物馆成立以来的两百多年间,英国从北海中一蕞尔小岛发展壮大为“日不落帝国”,之后由盛转衰、光辉不再,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而中国则从“天朝上国”沦为西方列强宰割对象,历经百年屈辱、尊严沦丧,之后又逐渐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顾这段历史,任何文本阐释均难免有主观色彩,而静止的文物则相对客观。“前人已逝去,旧物仍从容”,大英博物馆里的每一件中国文物,都能勾起我们对过往历史的回忆。希望透过考察这些静止的文物,我们可以对国家辉煌历史多一份温情与敬意;亦得以较为客观地回忆那些不堪往事,体会当时国家在面对强敌时的无奈、无力;从而珍惜当下和平生活,思考我们自身与过往和未来的联系。 感谢乐人提供这个机会!11月3日,我在千高原“以物述史”,有幸和大家一起探寻历经千百年沧桑变幻的历史文物,藉此对过去有所了解,对今天更有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 【主讲人简介】 傅益东,南京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英国史。 【沙龙主人推荐】 关于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藏品,沙龙的老朋友们可能会想到之前连讲两期的瓷器专题。好在中国藏品种类丰富,让我们这次可以聊些瓷器之外的东西。益东是个“澎湃系”的历史研究者,讲话自带high点,所以大家不用怕听着沉闷枯燥,放心来,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