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in Archives

【第四十五期】吴牧雨: 叙事性建筑 – 理性背后的故事与思考

柏拉图认为艺术不过是对自然的模仿,故而是一层又一层误解的叠加。 这种艺术无用论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被打破,意大利的艺术家通过对于几何以及透视法的探索,完美的将三维的真实空间跃然于纸上。也正是因为如此,在1450年前后,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建筑师首次通过设计来表达其最初的意图。而设计(design)这个英文单词来源于disegno, 意思是绘画(drawing)和画作所想要表达的想法。Disegno为建筑、绘画和雕塑这三种视觉艺术变为表达自由想法的窗口提供了可能。建筑师因此能抛开材料与结构,将所想要表达的艺术通过平立剖的形式展现给世人,而不再仅用建筑本身作为载体。就我个人而言,这种对于建筑的多元化式解读(这其中包含了书籍、绘画等等)不单单是建筑师表达想法的有效途径,也是设计建筑时所需的灵感来源。 “There is always a history of drawings, objects and buildings within and against which[…]

【第四十四期】黄碧丹: 当我们谈论人工智能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自从2016年阿尔法狗击败了李世石之后,人工智能(AI)一夜之间变成了普罗大众热议的话题。而这股浪潮也成为各大科技公司争相抢占的制高点,一时间,资金,媒体,政策对其趋之若鹜。然而,各方对人工智能态度不一。有人说“人工智能是改变世界的“原力””;有人警告“人類創造了可以毀滅世界的人工智能,卻至今仍無能力可以避免這個災難”;有专家表示“人工智能会改变每一个产业,将来一半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掉”;还有人预言“世界末日逐步逼近人工智能将毁灭人类”。人工智能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为什么众人对其看法如此不极端?在众多对人工智能的报道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如何判断这些报道的真伪?在这个讲座里,讲者将为大家捋一捋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各门各派,恩怨情仇,为大家揭开人工智能的真相。 【主讲人介绍】 黄碧丹 伦敦帝国理工一名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是医疗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从前我读博的时候,人工智能听起来像是屠龙之术,是神秘又没有用的东西。友人们都对我的专业选择感到困惑。几年过去,“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却变摇身一变成了最时髦的专业。现在很多时候,当我告诉别人我的专业,都能够收获对方的星星眼。可是,我还是我没有变啊,研究做了一些,仍然对人工智能感到好奇又疑惑。在这个讲座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故事,还有一些研究人员的观点和想法。 【沙龙主人推荐】 为了证明沙龙不是个只讲艺术谈情怀的小资聚集地,我还是会努力寻找一些钢铁硬话题的。还记得第十四期聊大数据思维的时候主讲人在现场用电脑作诗,一年之后我又请来了一位做机器人的女博士来继续带着大家涨涨见识。碧丹已经是沙龙的老朋友了,从十一期就认识了她,一直见她各种忙碌在各种研究会议里,终于有机会请来沙龙,开心。五月的最后一期沙龙,欢迎大家来~ 【另外:考虑到上次沙龙电梯坏掉的情况,建议身强体健的客人们考虑走走楼梯,沙龙也要eco-friendly一些,感谢!】  沙龙主人 乐人 【活动时间地点】 2018年05月27日 周日  14:00-16:00 Flat 24, 4th Floor, 26-28[…]

【第四十三期】孙立娜: 梁思成林徽因与中国建筑史

说起中国建筑史,从业人士都无法回避梁思成的名字。若是吃瓜群众,大抵都要问我一句,你怎么看待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爱情。多数时候,我是选择沉默不语的。太难说上一两个词,说多了轻浮,说少了儿戏,无论怎样,都觉得辱没了学者。今天我要谈的,自然不是两人的爱情,而是他们携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如果硬要给爱情一个看法,那也只能是共同的理想使他们的爱情永垂不朽。 林徽因与梁思成 (图片选自Wilma Fairbank, Liang and Lin: Partners in Exploring China’s Architectural Past) 他们两人是从来不能分开的。 1924年,为什么梁林二人一同携手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学? 1928年,梁林学成归国。他们在学校学到了什么?为什么梁林二人会转向建筑史研究?梁做学生时期,接触到的是什么样的中国建筑史? 1931年,朱启钤邀请梁林二人到中国营造学社工作。1932年,梁思成发表了他人生的第一篇研究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蓟县独乐寺是当时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建筑,他的研究超越他口里批判的欧洲和日本研究的范式,制霸中国建筑史学界。为什么他“初出茅庐”就可以如此快和准确的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林徽因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935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现在的南京博物院)举办竞赛甄选建筑方案,梁思成作为评委兼顾问,促使获奖方案由清代建筑风格改为辽代建筑风格。国立中央博物院成为近代“中国风格”建筑中唯一采用辽代建筑式样的建筑。当时,英年早逝的天才设计师吕彦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等建筑盛名在前,梁思成为什么极力推崇辽代建筑风格? 1937年,梁林二人共同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当时唯一一座唐代建筑佛光寺,成为梁思成研究生涯的巅峰。梁在这之前的研究过程中是怎样一步步推崇唐代建筑的?在这之后的论述中,他又怎么刻意的强化佛光寺作为唐代建筑代表?他到底构建了怎样的中国建筑的传统?[…]

【第四十二期】伍奕行: 从贝壳到孔方 – 简说中国古钱币发展史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作为人类数千年来生活中最紧密的伴侣之一,钱币的演进反映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王朝的更替、文明的兴衰。考古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铸币和纸币的国家。近四千年来,中华大地上出现过许许多多形态、材质、工艺都各具特色的货币,折射出一个古老民族的生生不息。 在电子货币、网上支付日益兴盛的今天,实体货币的式微是历史无可避免的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钱币所担任的商业媒介的作用将日益减弱,而其“历史讲解者”的角色则会增强。钱币收藏或许会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爱好。本期讲座,我希望拨开青鳞黄土,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中国钱币的发展简史。 【主讲人介绍】 伍奕行 成都人。牛津大学分子生物专业博士,现于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RC,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从事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业余爱好钱币、铜镜和瓷器的鉴赏、收藏。 【沙龙主人推荐】 奕行准备了几个不同的主题,问我先讲哪个。当然是钱咯,爱金银者众,懂钱币者寡。哈哈,沙龙就是这样,即使要谈钱,也要谈的有文化。 奕行不仅懂得多,还有让人丧失抵抗力的磁性嗓音。反正只要他这低音炮一开口,讲什么我都爱听。 我跟好声音的学霸奕行一起欢迎大家来谈钱说币,周六见! 乐人 沙龙主人 【活动时间地点】[…]

【第四十一期】朱赢椿: 设计有情

朱赢椿 设计师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及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 著有《设计诗》《蜗牛慢吞吞》《不裁》《没有脸的诗集》 《语录杜尚》《虫子书》《便行鸟》等 所设计图书曾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 其作品《蚁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评为2008年度“最美图书特别奖” 2017年,作品《虫子书》获得“世界最美图书”银奖 《虫子书》 《设计诗》 这应该是沙龙最匆忙的一次召集, 10个小时之后, 朱赢椿老师居然要带着他来伦敦书展宣传的作品在我的客厅开讲。 关于朱老师,知道他的人必定也不需要我多做介绍, 之所以匆匆组织今晚的沙龙, 也是因为这样好的艺术家不能就轻易错过。 朱赢椿老师这次来伦敦,除了参加书展,[…]

【第四十期】梁诗雨: 中外交通史视角下的三夷教

隋唐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渐繁荣,祆教(琐罗亚斯德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与明教(摩尼教)这三种发源自西亚的宗教传入中国,合称“三夷教”。祆教本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信徒多为伊朗诸民族,曾是伊斯兰教兴起之前西亚、中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约在北齐时传入中国。景教属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又称东方教会因创始人与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与东罗马的神学争论而分裂,其后一路东传遍及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在唐贞观9年(公元635年)到达长安。摩尼教曾是一种杂糅基督教、祆教与佛教的国际宗教,其神学与哲学体系统摄祆教二元论、佛教轮回观念、基督教新约与诺斯底主义,汉文典籍称之为“二宗三际论”。摩尼教早在罗马帝国后期就曾遍布中亚、西亚、北非与欧洲,在武周元载元年(公元694年)入京,宋后多称之为明教。盛唐时“三夷教”一度兴盛,会昌灭佛却改变了这三种外来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两宋时祆教退居在华伊朗系民族社群,景教转入北部边疆与东南沿海,明教却转入民间成为秘密宗教。元代时景教、明教一度复兴,终至明代时“三夷教”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夷教”看似三种遥远而陌生的外来宗教,却着实活跃在中古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堪称中外交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章。“三夷教”何以进入中国?其在华传播历经了怎样的盛衰?“三夷教”的信徒是谁?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三夷教”又在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哪些遗产?活跃在武侠小说中的“明教”与“拜火教”,其历史原型是怎样?近年来中外交流日渐深入,“内亚热”、“中亚热”不断升温,我们又该怎样客观看待历史上的外来文明?本期活动旨在揭秘尘封数个世纪的古代文明,探寻“三夷教”在历史长河中的印迹。实际上,这些古老文明的孑遗和末裔,可能正与我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中。 2018年4月8日是东方基督教复活节,本期活动原定为景教专题,后经沙龙主人建议扩充到“三夷教”。欢迎各位观众积极提问、交流与指正。 【主讲人介绍】 梁诗雨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经济史专业研究生,学术兴趣包括海洋史、中外经济交流史、文化交流史以及量化历史研究,曾学习叙利亚语与科普特语。 【活动时间地点】 2018年04月7日 周六 14:00-17:00 Flat 24, 4th Floor, 26-28 Courtfield Gardens, Earls Court,[…]

【第三十九期】张赫赫: 我曾“战斗”过的俄罗斯

认识乐人是去年的事儿了,那天的沙龙里是关于蒙古帝国的,我被之前的主讲人陈灏拉来一同观摩学习,然后就这么认识了。后来大家一起吃了个饭,再后来我决定动身前往莫斯科,走前一周在无处藏身的情况下乐人收留了我,最后也有了我这么一期一拖再拖的俄罗斯的生活感悟。 我是在2017年10月底的时候做出了这个决定前往地处莫斯科的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IITE(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实习,11月11日动身出发一直实习到2月15日。大学里我只学了日语和一点肤浅的法语,在补了几句日常俄语和认完西里尔字母后我就这么出发了。于是就有了这段回味无穷的生活工作经历还有我这一期沙龙里的经历分享。 俄罗斯这么大,一定要去看看。一提起今天的俄罗斯你会想起什么?在莫斯科的本地人不少都喜欢嘲笑西方来的游客无知,说他们一聊到伟大的俄罗斯母亲Mother Russia 只会想到伏特加鱼子酱还有莫名其妙的在大街上奔跑的大熊。听过了朴树的达尼亚《Baby , До свидания》,游走了波兰和芬兰,加上我童年少年时代的记忆,我也曾在脑海里勾画过我的俄罗斯映象。等来了后发现完全是两个世界。在这里你可以每一日真实感受得到冷战那仍未消去的记忆和谍战片中的独有的刺激感。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沙俄时代的旧建筑和斯大林主义现代化的产物扭曲的存在在一起构建出了今日的莫斯科的街貌。在这里你可以在圣彼得堡一窥曾作为昔日沙皇的冬宫今世界第二大博物馆-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中的收藏品;它的中国馆所展出的藏品甚至可以使大英博物馆自惭。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传统和现代的不完美交融以及对俄罗斯人精神世界的冲击… 现在的我已经离开俄罗斯有1个多月了,桌子上还摆着在Измайловская (一只蚂蚁跳蚤市场)里买得套娃,看书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拨开块儿我说要珍藏的俄罗斯巧克力咬一口,玩手机的时候后还是想再往Instagram上发一张我在圣彼得堡的时候拍得相片,看新闻的时候也总习惯先把注意力放在俄罗斯上。我会把这段在17-18年间夹着的记忆会好好收藏着同时也期待着下次再回到那个国家。 我要讲的都是我在那边的所见所闻,我要把看到听到想到得像去酿一瓶伏特加一样都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不是政治评论员,也不是历史学家,只想装一回马可波罗或者徐霞客,我们不谈政治,只谈那里的人文民俗风情。 欢迎你来。 张赫赫 【主讲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张赫赫,目前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就读国际关系史硕士。曾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就读东亚学和历史,2014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短期学习过三个月并爱上了日本。 【沙龙主人推荐】 我跟赫赫见面次数不多,最长的相处是他在我家借住的一周。我常在晚上喝酒泡脚的时候,瘫在客厅沙发上,听他讲在加拿大和英国生活经历,以及他对日本和俄罗斯的研究。上面这张照片就是他晚上学俄语时我从背后拍下的。我眼中的赫赫是一个学习能力超强,能迅速融入环境并享受过程的多思少年。这将近四个月的俄罗斯经历,足够他为我们带来一次信息量满满的分享,欢迎大家来。 沙龙主人 乐人[…]

【第三十八期】贾玮: 亡灵不逝 – 南京大屠杀艺术化叙事的反思

对于历史事件的再现可能而言,历史叙述由于面对着来自未来的追问,因而必然承担着记录事实真相的道德重负。对比于这种必然性,文学性的叙述则洞开了另一种可能性,例如,借助人之为人所有的“共情”能力,为后来者走近乃至进入历史事件提供了可能性,尤其是在所谓“历史终结”的当下,这种可能性由于有着对历史,特别是历史重大事件进行集体性再记忆的伦理责任,而成为一种新的必然性。 对于南京大屠杀,中国文学艺术界长期有着自己的表达。自1982年,先后有十几部电影问世,代表作包括《栖霞寺1937》(2004)、《南京!南京!》(2009)、《金陵十三钗》(2011)等;国外文艺界,也有着积极的关注,近年来有了《南京梦魇》(Rapeof Nanking,2007)等;中外合作则有电影《张纯如——南京大屠杀》(香港/加拿大,2008)、《拉贝日记》(中德,2009)等。 首先,应该感谢这些影片使得“南京大屠杀”得以铭记在人类记忆之中;其次,需要深思的是,还需朝向什么方向?又需如何努力? 之所以罗列这些问题,就在于“南京大屠杀”叙述,曾经有着失去进入人类共同记忆的风险。从根本上而言,无论这些艺术化叙述,抑或针对其展开的反思,都是肇始于这种焦虑。相对于西方深刻且完备的大屠杀研究,本次诉说的最终指向就是尝试在体谅民族本位的基础上,阐发出南京大屠杀之于人类共同体的类记忆之必要组成部分的原因。 【主讲人介绍】 贾玮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沙龙主人推荐】 我催贾老师去做ppt,他反问我什么ppt,要ppt干什么。我低估了文学系教授的语言艺术造诣,失敬失敬。 沙龙这周六贾老师在剑桥访问的最后一个周末,感谢他终于肯答应“千里迢迢”来我的客厅开讲。 我求了人家一年多,所以你们一定要来捧场。 乐人 沙龙主人 【活动时间地点】 2018年03月10日[…]

【第三十七期】郑少凯: 中国古瓷器 – 青花与彩瓷

自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陶瓷器就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上次我们聊到各类陶器,唐代瓷器首次出现的“南青北白”之局面,以及宋代瓷器的“五大名窑”、“八大民窑”之说。这次我们从青花聊起,看看中国古瓷器的发展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它又与历史有着怎样的关系。 【主讲人介绍】 郑少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力学学士 明尼苏达大学 理学硕士 帝国理工学院 流体力学博士 中国古瓷器爱好者 【沙龙主人推荐】 能用寥寥几个字的内容简介打发我的恐怕也只有郑同学了。不过想想也无所谓,少凯这样的头牌,讲座消息一放出去,恐怕半个伦敦城的姑娘们都要出动了。 本期沙龙,只想请大家收敛些:) 乐人 沙龙主人 【活动时间地点】 2018年02月24日[…]

【第三十六期】新年特别活动: 聊聊本帮菜,尝尝海派年夜饭

提起舌尖上的上海,总绕不开“浓油赤酱”的本帮菜,它是上海的味觉记忆。不论是妈妈外婆做的八宝辣酱,还是老城厢里飘香的红烧鮰鱼,童年的上海味道总会挑起许多老上海的味蕾,去回味那段酸、甜、苦、辣的生活历程。 本帮菜的发展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海派文化紧密相连,今天的本帮菜已不仅仅是最初的农家菜;它大量融合吸收其他菜系的菜肴和制作手法,变得精细考究,不再那么“原始”,既有清淡素雅,也有浓油赤酱。同时它又吸收了西菜中的精髓,发展出了别具一格的海派特色。 我想和你们聊聊上海的饮食文化,一起去发现那些经典美食背后的传奇故事,去感受本帮菜的前世今生,探索它的未来。 【主讲人介绍】 金旭东 Queen Mary University 法学 LLB Program 在读 曾就读于Penn State University 国际关系专业 爱好美食、摄影,旅游,深夜放毒(粗茶淡饭)[…]

1 4 5 6 7 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