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岳子泓: 建筑师的绘画,和画中的故事

“书法”无非是书写技法。但今天东亚文化区的人们却带着对纯艺术的欣赏眼光看待书法。追溯到唐宋以前,书法是文本信息的传播媒体,是行政文件和诗歌文学的附庸。

好在汉字好天赋,它在记录信息的同时可以散发出令人难以忘怀的美感,在公众文化高度发达的唐宋社会,那些在青楼中、酒肆里……在高山顶峰,在西域荒野、和一叶江舟中的文人骚客们,推翻了书法被政治所赋予的规矩,为其注入自己的情怀,大幅度扩充了这门技法所承载的灵魂,使其朝纯艺术的方向发展。

“建造师的绘画”,自古就是不择不扣的表现图,有相对规范的表现技法需要学习,建筑师之外的公众很少会将画本身看成纯艺术,多是欣赏其背后的建筑理想。

但是以上书法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一种‘表现技法’是有可能获得自己的生命力和精神价值,从而向纯艺术的高度发展。这一方面基于汉字的天赋,另一方面在于社会发展中,价值体系的多元化,造成了对汉字美学的多元需求。要谈天赋,建筑的表现绘画是一门博大的技法。而如今的公众社会,对多元价值的需求更是今非昔比。因此敢问今朝,建筑师的绘画,能否从表现图纸的地位里脱颖而出,走向纯艺术的高度?


能否将“亭子宽2米,高3米,旁边有1.2米的走道,两边是青草”,说成“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绘画技法其本身可否承载价值观?反应出一套套独立的生命格调?是否可以引导公众把对文化的注意力,从知识概念的黑洞中,转向空间审美?是否可以反思人与物、与地方、与自然的关系?

很荣幸这次有机会参加”千高原”的活动, 并且在此与朋友们分享一些我在以上话题上的尝试。在此预先感谢乐人的美酒,周六见。

【主讲人简介】

岳子泓(Tim Yue),伦敦大学Bartlett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学硕士,Bartlett Fitzroy Robinson画奖获得者。曾就职于BDP伦敦办事处,Make建筑设计事务所,Hawkins\Brown建筑设计事务所。曾与Post Works事务所,Mobile Studio建筑设计事务所有过项目及研究课题合作。合作作品曾在PEAR Magazine(建筑设计之边缘创新)上发表。伦敦“筑学会”发起人,”狂人论坛“发起人。

个人主页:http://www.12-5sqmstudio.com